河南成人高考网

河南自考-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串讲

编辑:  来源:  | 2022-09-12
发布时间:2022-09-12

   河南自考-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串讲


河南自考报考时间明日就要截止啦,到考试开始之前,小伙伴们就要全身心准备了。下面是
小编整理的关于信息技术的一些重点知识,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填空:
1983年,在原国家教委和香港华夏基金会的资助下,除原有五所大学的附属中学以外,又在六个城市的七所中学开始了计算机选修课实验。同年,原国家教委主持召开了“全国计算机教育大会”,制定了高中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大纲。
1984年邓小平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1991年10月,原国家教委在山东济南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中学生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自1986年“第三次全国中学生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以来,计算机教育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对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思路。济南会议指出: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会议提出今后发展计算机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从事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巩固现有成绩,积极创造条件,分层次,有步骤,有重点的发展。
2000年10月25日——27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做了题为“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报告。会议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在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指出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宇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认识和指导思想上经过了“文化论,工具论,基础文化”的变化过程。
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是目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措施。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运用信息技术从事教学活动是从1982年正式起步的。
1982年,原国家教委跟据参加了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的专家的建议,要求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五所大学的附属中学在大学的帮助下进行计算机选修课的实验。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进程:
(1)从重点试验到逐步发展阶段(1982——1991)
(2)积极创造条件,加速发展阶段(1992——2000)
(3)在中小学完成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阶段(2001——2010)

制定高中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大纲的目的是:
(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掌握BASIC语言的基本知识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
(3)逐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86年5月,原国家教委在福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中学生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以下问题:
(1)计算机教育发展的地位。
(2)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方向。会议指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计算机教育的工作方针是:积极稳妥的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注重实效,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
(3)教材的编写采用“一纲多本”的原则。
(4)发展计算机教育的其他重要途径。“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此,我国的中学计算机教育开始走上了有计划的扩大实验面,逐步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以福州会议精神为指导,着重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工作(1,加强计算机教育的研究工作,2,研制中华学习机,3,组织教学软件的开发和评审4,注意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5,对非计算机课程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的培训)。
微信公众号:河南自考龙门助学中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